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http://www.asiaa.sinica.edu.tw/index_c.php

中日戰爭爆發,中研院五所遷移長沙

歷史語言、天文、心理、動植物及社會科學研究所五所於長沙韭菜園聖經學校共組國立中央研究院長沙工作站及南岳分站,1938年撤除。
圖為傅斯年先生(前排右一)與同仁合影。

詳細內容

復員遷回

總辦事處及天文、氣象、地質、史語、社會等五所復員遷回南京,數學、物理、化學、動物、植物、醫學、心理、工學等研究所、處遷返上海原自然科學研究所大樓。

詳細內容

觀象臺籌備處天文組改設天文所

天文所其前身為1927年11月大學院附設觀象臺,而後於1928年2月改組為天文研究所,創所所長為高魯先生。該所所址設置南京鼓樓測候所。
圖為天文研究所創所院長高魯先生銅像,現存放於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攝影時間:2004年)

詳細內容

天文所負責報時工作

天文所負責南京每日12時及18時兩次報時工作,每次放音一分鐘,至1934年9月遷紫金山,始由首都民眾教育館接續辦理。

詳細內容

天文所編國民曆

天文所編成1929年國民曆,頒發全國使用,之後每年負責編定新國民曆,至1946年止。

詳細內容

天文所於南京紫金山規劃興建天文臺

天文所於1929年10月起,開始在紫金山測量路線,設計天文臺,至1934年底完工落成,同年9月,從鼓樓測候所遷往紫金山天文臺工作。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現貌。(攝影時間:2004年)

詳細內容

於紫金山天文臺裝設折光赤道儀

天文所先於鼓樓裝設8吋徑折光赤道儀,後遷紫金山,抗戰期間拆遷至昆明。1947年,復裝配於紫金山天文臺。

詳細內容

天文所遷紫金山天文臺

天文所自鼓樓測候所遷往紫金山天文臺工作。

詳細內容

天文研究所遷抵昆明,興建鳳凰山天文臺

天文研究所於1938年4月25日遷抵昆明,設辦事處於小東城腳20號,另於昆明東郊羊方凹村鳳凰山興建天文臺,7月鳳凰山天文臺落成,全所遷入;開始負責昆明每日午炮報時工作,直到1946年5月遷返南京為止。圖為昆明天文所變星儀圓頂室。

詳細內容

天文所返南京

天文所返南京恢復工作。部份設備仍留置鳳凰山天文臺,與國立雲南大學合作。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