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研究所


https://www.chem.sinica.edu.tw/

舊化學所實驗大樓

舊化學所籌備處東側門,位於今總辦事處對面草坪,於1998年3月拆除。

詳細內容

舊化學所實驗室

1965年4月,化學所籌備處歷經8年的復員籌備,正式改制為化學研究所,首任院長仍由籌備處主任魏喦壽先生擔任。照片為化學所所長魏喦壽(左)與張曙明(右)研究同仁操作儀器設備,照片攝於1958年,化學所籌備處實驗室。

詳細內容

化學所前棟施工情形

1981年初,化學所既有的空間已不敷使用,因此拆除總辦事處斜對面的平房實驗室,改建五層的研究實驗大樓。照片為周大紓研究員於施工現場留影。

詳細內容

化學所前後棟實驗大樓現今全貌

1994年,化學所研究人員及助理等已有千人,空間面臨嚴重不足,因此在該大樓正後方興建第二棟八層樓高的大樓,於1995年完工,大大改善研究間的品質。

詳細內容

化學所錢思亮紀念廳

化學所錢思亮紀念廳內展示錢思亮院長辦公室內部裝潢。

詳細內容

慶祝故院長錢思亮先生108歲冥誕,化學研究所與臺大合辦「思學並濟‧亮節高風—錢思亮先生紀念特展」

慶祝故院長錢思亮先生108歲冥誕,化學研究所與臺大合辦「思學並濟‧亮節高風—錢思亮先生紀念特展」

詳細內容

聘陳玉如代理化學研究所所長

化學研究所陳玉如研究員奉核定代理該所所長職務,自108年9月9日起至新任所長到任為止。

詳細內容

聘吳台偉為化學研究所所長

新任所長吳台偉先生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化學系博士,曾任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化學系、生物工程與化學系及地球化學系教授,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水合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化學與地球化學系主任,並曾獲Research Corporation研究創新獎、法國巴黎高等物理與化學工業學院理論物理化學實驗室訪問合聘講座教授及中技社補助學研界延攬客座人才計畫等榮譽,專長領域為湧現現象的理論與模擬分子系統、氣體水合物和軟材料。
化學研究所於民國18年成立於上海,民國46年在台復所,現有編制內研究人員暨研究技術人員共計27人。 

詳細內容

化學研究所陳玉如、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林俐暉榮獲第16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化學研究所陳玉如榮獲「吳健雄學術基金會第16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傑出獎」,自化學研究領域跨足至蛋白質體研究,在台灣建立了世界級的蛋白質體研究技術,為生物醫學研究另闢蹊徑,也提供生醫研究全新的路徑及轉譯經驗,進而獲得重大疾病關鍵突破。從開發新穎蛋白體學關鍵技術、首創奈米質譜癌症檢測,以奈米探針質譜檢測技術對癌症檢測做出重要貢獻,乃至於推動「台灣癌症登月計畫」,建立出東亞第一個肺癌之蛋白基因體大數據庫,相關研究不僅登載於頂尖期刊(Cell, 2020封面),更有諸多衍生技轉及臨床研究的成果。她更是草創及推動台灣及國際蛋白質體學發展的推手,對促進人類蛋白體深度解碼做出重要貢獻。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林俐暉則榮獲「吳健雄學術基金會第16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著重在大尺度環境對於星系演化的影響,包括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星系團中星系的性質。她利用多波段的天文觀測,有系統地探討星系與星系碰撞的頻率、星系交互作用期間對於恆星形成之效應、以及星系碰撞與大尺度環境的相關性。近年來透過第四代的『艋舺』(MaNGA) 觀測計畫,領導近三十位國際天文學家,進行國際合作,探究研究在星系之中,冷分子氣體與恆星形成的關聯性。

詳細內容